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更连续更高效——2024年柳州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亮点展示

来源: 委基卫科,各相关单位  |   发布日期: 2025-02-17 18:2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2024年,柳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县级和城乡基层下沉,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向更加系统连续、优质高效迈上新台阶。


在三江县富禄苗族乡中心卫生院,市政府副市长卢柳屏(右一)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第一家基层血净中心建设


在鱼峰区阳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兵(左一)指导基层信息化建设




一、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更连续


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延伸。统筹城市三级医院,分别与18家县级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实行管理、技术、服务“三下沉”。不断加强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和管理能力建设,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基本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结合“千县工程”,进一步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县域内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推进肿瘤中心、微创介入中心、麻醉疼痛中心、重症监护中心和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心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通过“以院包院”的方式,帮助县级医院建强一批临床专科,带出一批专业骨干,填补一批技术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截至2024年底,全市所有县级医疗机构均获评二级甲等,其中鹿寨县中医医院通过三级中医医院评审;5家县人民医院在国家卫健委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评估中全部达标,柳城县人民医院、融安县人民医院、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达到推荐标准;3家县级人民医院进入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百强。


鹿寨县中医医院在市中医医院专家指导下,为患者成功实施主动脉支架植入术


上级医疗资源向城乡基层延伸。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人员为核心的资源下沉速度加快,服务、技术、管理同步下沉,让区域内相关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医疗服务和管理上下协同联动、一体化运作,促进越来越多优质医疗资源汇聚到老百姓“家门口”,实现“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巡回医疗和巡诊派驻同步开展,推动每家基层医疗机构都有上级医院医师派驻,并固定服务周期,通过机制化保障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县级医院人员派驻的乡镇卫生院占比达到97%。县域内成立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服务共享中心,建立连接区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实现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且不断提高响应速度。全年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影像、心电报告4.88万份,检验报告1.61万份。组织开展乡村振兴重点人群健康精准管理专项行动,按照“村乡筛查核查、县级初诊管理、市级诊疗救治”的医疗服务联动工作模式,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健康管理“全链条”管理闭环,全年共为10440名大病患者提供健康筛查、救治和随访等服务,有效减轻困难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降低因病返贫致贫风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医师、广妇儿柳州医院执行院长何秋明带队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展义诊活动


在融安县长安镇卫生院,市柳铁中心医院联合融安县人民医院开展乡村振兴重点人群健康精准管理巡回医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危寿明(右三)到场指导


市人民医院搭建“心电一张网”,高效串联医疗集团成员单位,打通胸痛救治起跑“一公里”




二、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更高效


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趋于均衡。实施强基工程,在补齐短板上下大力气,以更强的力度,加速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高效发展。2024年,柳州市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人口聚集、道路交通、群众就医需求等因素,投入1.83亿元选建6个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打造成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使其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服务水平,为辐射范围内的居民提供较高水平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2024年,6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新增业务用房面积6060平方米,科室13个,床位160张,万元以上设备23台。


融水县域次中心(白云中心卫生院)新住院楼启用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围绕“基本、基础、基层”,全面推开“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水平。全市127家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达标率为100%,其中24%达到推荐标准。持续强化“一老一幼”等健康服务供给,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建成16家社区医院。集中力量培育10个基层特色科室,专业涵盖全科、儿科、外科和中医科等;累计承担科研课题13项,发表论文18篇;举办市级及以上学术会议10次,应用新技术31项,辐射带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水平整体提升。打通信息通路,推进资源共享,实现高效转诊,规范建设创伤救治单元26家、120急救站点34家、胸痛救治单元91家,链接急诊急救体系“最后一公里”。有政府办标准化村卫生室859家,并配备合格村医或由乡镇卫生院派驻巡诊,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所有村卫生室均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全年服务群众114.5万人次,医保统筹支出2461.02万元,一站式报销比例达70%,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报销不跑腿”,切实减轻农村居民就医负担。


柳北区雅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获评首批市级基层特色科室


柳南区潭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国家级“社区医院”标准评审


柳江区拉堡镇木罗村卫生室达到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推荐标准,乡村医生熊思敏(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正在给居民开展健康宣教


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逐渐深化。2024年,柳城县入选自治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项目单位。该县整合相关职能,打通行政壁垒,加强对卫生健康领域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深刻变革。投入1760万元为3家县级医院和12个卫生院配置C形臂X射线机、超声波、彩超、DR等医疗设备119台。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基础病组、中医优势病种等医保付费改革,有效降低基层居民就诊费用。在鹿寨县开展医保打包付费试点,协同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柳城县获评2024年自治区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项目,大力推进柳城县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图片为效果图)



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切实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安置工作。其中,乡镇卫生院订单生在岗333人,村卫生室订单生在岗433人。全面实行“乡聘村用”政策,逐步解决乡村医生人员老化、人数不足的问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政府举办的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为乡村医生发放基本工资和购买社会保险。市县两级累计投入“乡聘村用”补助资金1.67亿元。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目前专项计划录用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已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为村医队伍增添了力量,乡村医生队伍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得以优化。加强政策倾斜,16名卫生院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中高级职称后,通过“即评即聘”方式获得相应待遇。组织基层全科医生、骨干人员和乡村医生开展轮训,培训医务人员118人,合格率100%。依托大型医疗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学院校开展医师资格考前培训,累计培训595人次,为基层增加合格医师78名。截至目前,全市村医执业(助理)占比为37.17%。


依托市工人医院资源优势,开展基层机构医师资格考前培训





2024年,柳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在“强基层”上稳扎稳打,硕果累累。今年,全系统将进一步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加快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和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均衡化,为居民获得更加优质、便捷、精准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再添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