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在全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暨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

来源: 委基卫科  |   发布日期: 2025-03-14 18:30   


3月13日—14日,2025年全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暨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培训班在南宁市上林县召开。会上,传达学习了全国卫生健康基层老龄财务工作会议、全区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区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等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经验,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同时,邀请了安徽省淮北市卫生健康委、自治区医保局和广西医科大学领导专家进行专题授课。

按照培训班安排,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危寿明作了题目为《持续推动资源下沉 促进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连续高效》的经验交流发言。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卫生与健康方针,聚焦医疗资源下沉从“建机制”向“见实效”转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更加系统连续、更加优质高效。


危寿明在全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暨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工作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




高位推动压责任

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落实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目标考核。各县区均成立了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制定考核标准,每年对医共体建设成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项目资金拨付挂钩。



科学布局谋发展

提质增效,强化县级医院龙头作用


组织城市三级医院将18家县级医院全部纳入医联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根据疾病谱科学合理选择适宜技术,推动一批常见病、多发病的科室建设。2024年,城市三级医院长期派驻18家县级医院专家355名,接收县级医院上派进修人员216名。通过医联体建设,5家县级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全部达到“推荐标准”(相当于三级医院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县域“五大中心”的建设,完善区域内信息共享机制。2024年,各县域影像、检验中心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影像、心电报告共计4.88万份,检验报告共计1.61万份。



2025年2月,市工人医院在融安县成立博士工作站


优化配置,强化乡镇卫生院中枢地位


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县域78家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开展巡回医疗和巡诊派驻,推动每家基层医疗机构都有上级医院医师派驻,并固定服务周期,有县级医院人员派驻的乡镇卫生院占比达到97%。截至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达标率为100%;规范创伤救治单元26家、120急救站点34家、胸痛救治单元91家。选建6个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打造成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使其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服务水平。累计已投入1.83亿元,6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新增业务用房6060平方米,科室13个,床位160张,万元以上设备23台。


2024年3月,在融水县人民医院指导下,和睦镇卫生院成功抢救一名危急重症患者


织密网底,强化村卫生室基础作用


全市现有政府办标准化村卫生室859家,通过聘用、派驻、巡诊等方式确保每一家村卫生室均配备合格乡村医生,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政府举办的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对乡村医生实行“乡聘村用”。累计投入1.7亿元,积极落实乡村医生基本工资、社会保险、养老补助等待遇。强化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截至2024年底,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达标率为50%。所有村卫生室均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全年服务群众114.5万人次,医保统筹支出2461.02万元,一站式报销比例达70%,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报销不跑腿”,切实提升农村居民就医获得感。


2024年,全面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柳江区穿山镇林寺村卫生室硬件环境得到优化


丰富内涵,强化社区卫生网格作用


统筹多级多源城市医院,与中心城区内的5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组建医联体,促进区域内实现医疗服务一体化运作。持续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建成16家社区医院。集中力量培育10个基层特色科室,专业涵盖全科、儿科、外科和中医科等,辐射带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水平整体提升。


2024年12月,柳南区潭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社区医院评审





深化改革促保障

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鹿寨县试点实行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住院费用在DRG付费方式框架下推行医保基金“打包”付费。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对医共体内各成员医疗机构规范合理使用医保基金的内部监督管理责任,强化激励约束。在基金统筹区域内,对门诊特殊慢性病按服务人数和病种进行总额预算,结余留用超支不补;对基础病组实行市、县、乡相同点数;推进72种中医优势病种付费改革。“基层积极吸引患者,患者更愿意去基层”的激励相容机制已形成,基层医疗机构与三级医疗机构的慢性病门诊量从1:3转变为2.6:1,慢性病统筹基金从2.8亿元降至1.6亿元。



我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成效得到了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的高度肯定。下一步,我市将着眼“强基层”、围绕“固基础”、聚焦“保基本”,积极谋划,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