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疾控中心:扎根侗乡田野,书写振兴篇章

来源: 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  |   发布日期: 2025-06-06 10:27    |  作者: 柳州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党办

引言:作者黄健,2023年4月至2025年6月,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驻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高岩村工作队员。该篇驻村日记是作者于2024年12月撰写,获“三江侗族自治县优秀驻村日记”三等奖。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的驻村旅程已走过一大半。回望这一年多,我们肩负组织的信任与村民的期待,在乡村广袤的大地上,用汗水书写担当,用青春践行初心,用行动诠释使命。如今,站在2024年岁末的节点上,回顾这段岁月,是对过往的反思与激励,更是前进的动力。

新老工作队见面交流会

2023年4月,根据组织安排,我被派驻到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高岩村,成为一名战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驻村工作队员。犹记得初到高岩村时,担忧、忐忑充斥我的内心:会不会听不懂侗话?会不会不习惯当地的食物?会不会胜任不了驻村工作?直到老工作队员和村干热情迎接了我,村民群众又用质朴和亲切接纳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我也从一名陌生的“异乡人”变成了安心的“村里人”。

“高岩村地处富禄苗族乡北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侗族村寨,主要以种植杉木、 糯米、油茶、茶叶等传统产业为发展支柱,有3个自然屯、7个村民小组;户籍户数477户,户籍人数2257人,村脱贫户和监测总户数227户1058人,其中脱贫户212户1002人,监测总户数35户156人,未消除风险监测户数4户23人……”一串串数字,是我对高岩村的最初印象。

随着工作的开展,我对高岩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上一届的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的带领下,我们走村入户,了解基本情况、调查经济收入来源、实地查看村容村貌、逐户进行政策宣传。有的脱贫户外出干活做工,我们一连去三四次才能遇上,为了不耽误村民做工,入户走访常常在晚上进行。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我们看到卧榻病床的老人、身患疾病的残疾人、渴望走出大山的留守儿童……我开始明晰,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位,用心去帮扶群众便是我要做的事。

入户走访,了解生活生产情况

期间,我认真研读政策文件、吃透会议精神,不仅学到了许多业务知识、政策制度,也学到了和群众打交道的方式方法。从陌生的名字,到群众不理解时的“闭门羹”,再到乡亲们主动与我们交谈、邀请我们一起耕作,一通通咨询政策的电话、一次次入户宣传的走访、一份份送到群众手中的帮扶政策,慢慢地我们成为了乡亲们的朋友、“亲戚”,更是可以信赖和寻求帮助的人。

驻村之前我是疾控中心的一名公卫人,暂别 “应急马甲”,穿上“红马甲”,在服务基层的新战场上继续书写担当,角色的转换让我深刻体会到既要做好专业技术也要干好基层工作。驻村以来,我积极联系后盾单位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专业职能和技术优势,在村里开展义诊、健康知识宣讲、水质检测等健康服务活动,实实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同时,中心为高岩村提供了3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购买茶苗和肥料,支持村里大力发展茶业,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为中心领导介绍茶苗的种植情况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为民情怀,不仅体现于疾控人在预防疾病、守护健康中的责任,更在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担当。

开展健康知识科普活动

回首这一年多的驻村工作,除了奔走于村民家中和田间地头,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脑旁,在我的电脑里,有这样一个文件夹,关于政策文件、数据报表、证明模板、走访照片、台账……它们记录着我驻村以来工作的足迹,满满当当,似乎又还不够。

基层是一本厚重的书,在这里我读到了百姓生活的真实变化、自己工作的方向和意义。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也曾辛苦乏累,但群众一句“谢谢”便是最好的解乏剂,驻村青春不悔,帮扶同心共情,我等将踔厉奋发、赓续前行,用青春的激情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