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脑科医院:突破极限!中年男子大面积心梗,我们拉起三重“生命引擎”
近日,广西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与心血管内科联合打响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成功为一位急性广泛心肌梗死突发心跳骤停的患者先后实施了ECPR、ECMO+IABP+CRRT技术,架起“生命之桥”。
心梗患者心跳骤停
43岁的李先生因急性广泛心肌梗死突发心跳骤停。心血管内科初步诊断其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但因患者自主循环未恢复,无法立即进行冠脉介入诊疗,重症医学科进行紧急会诊。重症医学科梁超越副主任医师经评估并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启动ECPR流程,开展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治疗,为患者提供循环和氧合支持。
时间就是生命,ECMO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在40分钟内,完成了血管穿刺、管路预充和体外循环建立等一系列复杂操作,成功为患者建立起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为后续的病因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在ECMO的支持下,患者的呼吸、循环逐渐稳定,双侧瞳孔大小正常,反射灵敏。随后,患者被迅速转运至介入室,术中证实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谢成琴副主任医师率团队快速开通血管通路,放置支架,为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奠定了基础。术后,患者被转入ICU继续接受重症监护和治疗。
拉起三重“生命引擎”
因患者心肌梗死时间长、面积大,尽管经过ECPR后心脏恢复跳动,但其泵血功能仍不足以维持正常的心输出量,存在严重心源性休克,同时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心源性肺水肿。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多学科团队决定联合应用ECMO、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ECMO通过提供全身氧供保障,确保组织和器官的氧气供应;IABP则通过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冠脉灌注,能有效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CRRT全天候精准清除炎性介质、调控容量负荷。
这三种生命支持技术的无缝衔接,除了对时间有极高的要求外,还需要多学科协作,操作复杂。在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麻醉手术科等多学科联合救治下,成功拉起ECMO+IABP+CRRT三重“生命引擎”,实现了“体外循环减负+心脏泵血增效”的叠加效应,显著提升了心功能支持效率的同时,为心脏恢复创造最佳内环境,突破了抢救极限,挽救了患者年轻的生命。
此次救治不仅为此类患者争取了更大的生存希望,也为医院在危重症救治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展示了医院在高精尖技术领域的实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