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脑科医院:“秒杀”安眠药?这项治疗帮你把睡眠掌握在自己“手里”!
2025年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优先之选”。为提升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水平,广西脑科医院推出世界睡眠日系列报道,通过科普睡眠知识、分享相关案例,帮助大家重拾优质睡眠。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对抗失眠的“神器”——自控睡眠。
睡不好的职场精英
32岁的叶女士是一名职场精英。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她成了众多失眠患者中的一员。最近这两年,入睡对她来说变得异常艰难,而且睡眠还极浅,稍有动静就会醒来,醒来后更是难以再次入睡。这严重影响了她白天的精神状态,工作效率大幅下降,还经常感到头痛、焦虑。
叶女士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服用了大量安眠药物,虽然在药物作用下能睡6小时左右,但早上起床仍感觉晕晕沉沉。直到她来到广西脑科医院睡眠医学科二病区,接受了自控睡眠治疗。
自控睡眠治疗是指当患者需要睡觉时,可以自己通过自控给药装置,按医务人员预先设定参数注入可以诱导自然睡眠的药物,从而帮助入睡。
治疗2周后,叶女士终于找回了丢失已久的睡眠清新感,完成了从睡得着到睡得香的华丽转变。
自控睡眠的作用机制
我们大脑中有许多神经递质参与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其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在维持觉醒状态中起着关键作用。
自控睡眠注入的药物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降低大脑的觉醒水平,产生自然的、近似生理状态的睡眠。
自控睡眠的优势
传统的失眠治疗药物虽有一定效果,但不是自然睡眠,破坏了人的正常睡眠结构,深睡眠会减少,还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如宿醉效应、头晕软困、非自然感,长期使用可能还有依赖和成瘾的风险。
而自控睡眠治疗非常接近自然睡眠,又可以称为“患者自控仿生睡眠”,在人想睡的时候,它可以帮助快速入睡,同时消除入睡困难焦虑,纠正异常的睡眠节律,修复损伤的脑神经结构,最终达到治愈失眠。
与传统的催眠药物相比,自控睡眠治疗诱导的睡眠更接近正常睡眠结构,这意味着患者在接受自控睡眠治疗后,不仅能更容易入睡,睡眠质量也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副作用相对较少,较少引起呼吸抑制、宿醉感及药物依赖等问题,安全性较高。
睡眠医学科专家提醒:失眠是一个复杂的健康问题,自控睡眠的出现为失眠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能帮助更多被失眠困扰的人重新找回香甜的睡眠。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遭受失眠之苦,不要盲目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