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中医医院:“三一”精准帮扶,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焕发新活力

来源: 柳州市中医医院  |   发布日期: 2025-03-27 19:00    |  作者: 张媛

柳北区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实践培训基地、柳州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是我市卫生服务中心里名副其实的“老大哥”。位置临近市中心,交通便利,下辖虹桥、祥和、明珠、欣发、紫薇园、锦江6个社区居委会,目前辖区服务人口3.7万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原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逐渐暴露出服务能力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柳州市中医医院充分发挥医疗集团牵头单位的带动作用,通过专家下沉、技术帮扶、资源共建等举措,指导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专业的医疗服务和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家庭医生守好每一个“小家”

李凌冰副主任医师在解放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工作了10年,2015年开始担任解放街道祥和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队长,她深知老年人活动不便,就医困难,经常为患者上门巡诊、出诊。“记得有一次,我接到社区居民冯阿姨打来的求助电话。冯阿姨身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慢病,近来因为照顾老伴覃阿伯劳累过度,血压控制不好住院了。覃阿伯一个人在家,谁知他不小心扭到腰,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吃饭都成了问题。”冯阿姨自己住院了,老伴腰又扭伤了腰,唯一的女儿还远在深圳,阿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她突然想到了社区签约的家庭医生就试着联系了李凌冰。“我接到电话后初步判断覃阿伯是急性腰扭伤,带上了针灸针 、火罐立马出诊了”。初步检查后,李医师立即行放血、拔罐,并用红外线照射阿伯的腰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治疗后,覃阿伯可以慢慢下床活动了,到了第二天疼痛缓解,生活基本能自理了。”自此,覃阿姨一家就成了我们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的“宣传员”,动员好姐妹都找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家庭医生,“这可不是一纸空文,是真正到家的家庭医生!”。

李凌冰深深感触到,要做好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服务工作就要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急百姓之所急。自己和团队必将履行“签约了一家,服务好一家”的宗旨,家庭医生一定可以全面开展起来。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家庭医生团队,由中医医师、护士、公卫人员等组成,并加入总院专科专家,为居民提供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2024年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14919人,签约率42.03%;重点人群签约7878人,签约率77.06%。

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们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等内容,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与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为行动不便的辖区就诊居民提供绿色通道,免费救护车接送。2024年上转、下转分别实现78.76%、67.4%增长,辖区居民多方面就医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

做好群众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为引导首诊在基层,在慢病管理、传染病防控、应急救治中发挥前沿哨点作用,为居家养老提供医疗支撑,减轻社会照护压力,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便民惠民服务举措,通过工作日午间门诊、假日门诊等延时服务,方便社区居民尤其是上班族、学生党人群在家门口就近获得中医服务。同时,为了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中医药服务,开展中药饮片“代煎中药,免费邮寄”服务,每月煎药量达1000人次以上,极大程度减少患者候药时间和往返医院的次数,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我们牢牢把握“以改促建、重在内涵”的指导方针,把优质服务基层行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以老年人健康管理、慢病人群健康管理、中医特色服务为主线,开展业务学习、安全管理、强化服务、强化管理等培训。推行“一站式”服务,将挂号、收费、诊疗、检查、取药等环节集中在一个区域,减少居民排队等候时间。开通微信“小程序”自助支付,就诊高峰期有效缓解排队缴费情况,并可通过小程序查询检验结果,提升就医体验。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岗”,为居民提供政策宣传、便民服务、就诊咨询、就诊全程引导、医保咨询等志愿服务,方便居民就医。开展70岁以上老年人优先,80岁以上老年人“零等待”服务,营造浓厚“爱老、敬老、助老”氛围,提高患者满意度。

擦亮三张“柳中医”名片

坚持中医特色发展之路,持续擦亮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和中医特色疗法三张名片,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公众对中医药诊疗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引进柳州市中医医院的院内制剂33种,实现名药下沉基层,制剂品种均列入医保范畴,有效降低了居民就医费用。严控中药饮片质量和价格,实现了中药饮片品种全、质量优、价格低的目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同时,让群众得到“真实惠”。中医科立足中医传统疗法,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运用中医经络理论和腧穴特性对临床疑难病例进行辨证论治、探索创新,对传统针灸手法和针具的选择性使用进行探究,取得了独特的临床效益。依托扎实的专业技能,通过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注射、耳穴贴压、埋线、小针刀等方式结合理疗,治疗颈肩腰腿痛、关节痛、慢性劳损、中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神经疼痛、失眠等疾病,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模式,持续加强中医药人才建设。邀请总院市中医医院相关专家定期到中心授课、坐诊,并实地指导、传授经验,力求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惠及辖区内每一位居民。2024年,累计邀请市级专家20人次,服务时间约1500个小时。选派医务人员15人次到市中医医院开展进修学习、短期轮训、跟师抄方等交流,提升中医药人才临床思维、临床能力培养,通过“全+专”家医团队主动服务,确保辖区基层患者就近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特色技术服务,加速构建分级诊疗、急慢分治服务体系,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良性发展,基层就诊率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