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中医医院:区域医联体联动成功抢救13岁失血性休克女孩
13岁的女学生小玲(化名)因月经期持续大量出血,头晕乏力被家人紧急送至我院医联体单位柳江区中医医院,到院时已出现失血性休克。柳江区中医医院立即给予止血、输血、抗休克等积极治疗,但由于患者失血量过多,经初步抢救后仍无明显好转,病情危重。柳江区中医医院迅速启动转诊机制,立即将患者转至我院。转运途中,两院医护团队全程联动,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为后续抢救和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
多学科协作:精准施策稳住生命线
抵达我院急诊医学科时,小玲已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呼吸困难、无法平卧,血压持续下降至65/30mmHg,血红蛋白浓度仅剩25g/L,咳粉红色泡沫样痰,面罩给氧情况下指脉氧下降至75%,查胸片提示两肺肺水肿,心脏彩超提示心脏收缩功能明显降低。考虑患者除失血性休克外,还因急性失血及严重贫血引起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合并急性肺水肿,呼吸循环情况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小玲被立即送到了重症医学科,并启动危重患者抢救预案,重症医学科、妇产科、儿科、心病科、输血科、超声科等多学科专家10分钟内集结到位参与抢救。重症医学科立即予小玲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强心抗休克以稳定循环并保护重要器官功能。输血科紧急交叉配血,输注悬浮红细胞以纠正贫血,并输注血浆等凝血物质以补充凝血因子。与此同时,超声科专家立即至床旁行超声检查排除妊娠及结构性病变,妇产科团队迅速锁定出血原因为比较少见的低龄异常子宫出血,并给予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心病科也提出了心衰的治疗意见。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24小时动态监测病情变化,不断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经过多学科配合施治,小玲的危机状况得到了及时而专业地处理,其血压逐步回升,出血得到控制,血色素上升,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最终历经机械通气、多次输血、循环支持,小玲呼吸及循环情况稳定,情况转危为安,并于3天后拔除了气管插管。其后,康复科也介入了早期康复治疗,以保证小玲的远期器官功能正常。 人文关怀:守护花季少女的身心健康
“孩子别怕,我们都在!”救治过程中,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始终关注小玲的心理状态。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即转至独立病房,由女性医护人员全程陪同照护,避免其青春期心理创伤。儿科心理干预小组同步介入,帮助她缓解恐惧情绪。状况稳定后,小玲即转回柳江区中医医院,继续其原发病的治疗及后期康复治疗,恢复状态良好。
生命至上:分级诊疗体系筑牢健康屏障
本次抢救的成功,得益于我院与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的紧密联动,为患者搭建起坚实的生命桥梁;多学科团队精诚协作,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奋力夺回患者生机。这场跨区域、多部门的接力救援是一曲敬畏生命、突破局限的赞歌。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深知——他们守护的不仅是一个花季女孩的未来,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火种,是现代医学的责任与坚守,承载着无数患者的信任与期盼。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每一秒都重若千钧,必须分秒必争。我们将持续优化转诊流程、强化技术培训,为更多患者托起生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