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中医医院:成功救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柳城县中医医院:成功救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近日,柳城县中医医院骨伤科成功为一位90岁高龄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中医康复”一体化治疗,帮助老人快速恢复功能,展现了中西医结合诊疗的独特优势。
高龄患者骨折手术闯关记
90岁的刘大爷在家如厕时因地板湿滑不慎跌倒,致左髋部剧烈疼痛、无法活动,紧急送医后确诊为“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且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仅80g/L(中度贫血)。考虑到患者高龄、手术风险高,我院多学科团队(MDT)展开全面评估:骨伤科覃志新主任团队与麻醉科、输血科等紧密协作,在患者家属通过互助献血获得5.5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后,先输注2u提升血红蛋白至90g/L,为手术创造条件。2025年4月9日,覃志新主任团队仅用1小时余完成髓内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术中精准输注3.5u红细胞,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中医康复助力高龄患者快速复能
针对高龄患者术后康复慢、卧床并发症风险高的特点,我院骨伤科联合康复医学科制定了个性化中医康复方案:
- 中药内服:术后次日即介入益气养血、接骨续筋的中药汤剂(如八珍汤加减),改善老人气血虚弱状态,促进骨折端血肿吸收与骨痂生长。
- 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血海、太冲等穴位,采用温针疗法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同时配合电针刺激股四头肌肌群,预防肌肉萎缩。
- 中医理疗:运用中药封包(含川芎、红花、透骨草等)热敷髋部,借助药力与热力加速局部血液循环;结合气压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 功能导引:在中医师指导下,患者早期开展“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中医导引训练,逐步过渡到扶拐站立、行走,全程遵循“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中医康复理念。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刘大爷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从8分(剧痛)降至3分(轻度疼痛),术后1周已能在助行器辅助下站立,于2025年4月15日顺利出院。
医学科普: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西医诊疗要点
疾病特点
- 好发人群:老年骨质疏松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常因跌倒臀部着地引发。
- 核心问题:骨折后易出现髋部肿胀、畸形、功能丧失,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肺炎、褥疮等并发症,高龄患者死亡率较高。
中医视角
中医认为本病属“骨断筋伤”范畴,病机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治疗强调“早期活血祛瘀、中期接骨续筋、后期补益肝肾”。如《黄帝内经》所述:“肾主骨,肝主筋”,通过调理肝肾、疏通气血,可加速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
治疗选择
- 手术优势:如本例采用的髓内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可早期下床等优点,适合移位明显的粉碎性骨折。
- 中医康复价值:尤其适用于高龄、合并基础病的患者,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周期。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老年骨折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提升20%-30%。
医院诊疗实力彰显
此次救治充分体现了我院“西医精准手术+中医全程康复”的诊疗特色:骨伤科团队在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展现出高超技术,康复医学科科则通过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显著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中西医融合,为更多疑难重症患者提供个性化、全周期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