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工人医院:硬核利器——柳工医的“王炸CP”——PET/CT与回旋加速器

来源: 柳州市工人医院  |   发布日期: 2025-07-18 14:10    |  作者: 伍玲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捕捉身体内潜藏的“不速之客”——肿瘤细胞,是否就能更早地发现它们,更有效地对抗它们呢?

 在医学影像技术迭代跃迁的今天,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这一颠覆性诊断平台,凭借其不可比拟的技术融合优势,已成为精准医疗体系的核心支柱。

 它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的分子代谢功能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精密的解剖结构定位融合,赋予医生一双洞悉病灶本质的“生命透视眼”。


PET/CT


而赋予这双“慧眼”更强大洞察力的,正是它的伙伴——回旋加速器。

 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医院这组“王炸CP”:精准查癌神器PET/CT和它不可或缺的伙伴——回旋加速器。

   什么是PET/CT和回旋加速器?       

 PET/CT中文全称是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是将PET和CT融为一体的影像学技术,可同时显示脏器与病灶的代谢(PET)及解剖(CT)信息,实现了1+1>2的效果。

 PET/CT最大的优势就是精确度非常高,可以在病变早期、尚未发生解剖学结构变化前,发现隐匿的微小病灶;对于已经发现的病灶,可以有效地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质与分期、检查肿瘤是否复发转移等;“一站式”扫描,即一次扫描可以获得全身显像,可以同时掌握原发病灶和远处转移灶的情况,不容易遗漏病灶。

 回旋加速器是核医学的“心脏设备”,是PET/CT 检查的启动引擎。PET显像的第一步,是从回旋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开始。回旋加速器堪称核医学“超级工厂”里“隐形追踪器”的制造者。它通过加速带电粒子轰击靶材料,源源不断的产出PET/CT检查所需的关键原料——短半衰期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针)。这些核素标记的药物如同“生命显微镜”,能精准识别代谢异常的癌细胞,帮助医生在分子层面捕捉疾病踪迹。



回旋加速器


 没有回旋加速器,就不能制造出放射性核素:没有放射性核素,就不能标记放射性药物;没有放射性药物,则PET/CT犹如没有子弹的狙击枪,不能完成对代谢异常细胞的精准探测。

    技术革新:让肿瘤无处遁形       

 PET/CT与传统CT的最大不同,在于能“看见”肿瘤细胞代谢。肿瘤细胞对糖分有着无法抗拒的渴望,在检查前,医生通常会给患者注射一种带有放射性的葡萄糖类似物,这种物质就像是给肿瘤细胞的“甜蜜诱饵”,它们会大量吸收这种物质。由于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带有放射性,它就像是一个小型的信号发射器,当PET/CT扫描时,就能捕捉到这些信号,从而快速锁定肿瘤细胞的位置,成为肿瘤早诊的破局利器。


 据研究统计,PET/CT可以最大程度改变肿瘤患者的分期,改变其治疗方式,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放化疗等。

     硬核利器,桂中首启       

    柳州市工人医院于2016年11月率先启用PET/CT,该设备是当时广西区内引进的的第三台、广西地市级医院中第一台,也是桂中地区首台PET/CT,并同期配备了桂中唯一一台生产正电子分子探针的回旋加速器设备。


    该套尖端设备的正式运行,开创了区域精准分子影像诊断先河,医院核医学科依托这台“生命透视眼”和强大的分子探针合成能力,致力于为桂中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患者提供国际前沿的精准影像诊断服务,为疾病的早诊早治和个体化医疗方案制定提供坚实保障,以硬核科技之力,赋能精准医疗,护航生命健康。

    PET/CT检查安全吗?       

    PET/CT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检查所用的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是一种放射性药物,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会收到一定的辐射,但其物理半衰期为109分钟,有效半衰期不足1小时,大约6小时就可以全部排出体外。

    同时,注射时会根据患者体重等因素适量给药,辐射剂量远低于国际安全标准。患者检查结束后体内放射性已在相当低的水平,一般不会对周围人造成影响,建议检查当天只需要避免与孕妇及婴幼儿密切接触。

     PET/CT临床适应症       

(1)发现转移瘤,寻找原发肿瘤病灶

(2)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活检部位

(3)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患者的肿瘤检测

(4)指导放疗计划,提供有关肿瘤生物靶容积的信息

(5)判断梗死心肌细胞是否存活

(6)协助早老性痴呆诊断

(7)副肿瘤综合征患者排除肿瘤

(8)不明原因发热查因

(9)不明原因消瘦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