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人医医疗集团潭中院区:锦旗见证心内科团队的医者担当
在日常生活中,腹胀、水肿这些表现,有时可能是心脏发出的危险信号,若不能及时识别并治疗,往往会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提高早期对心脏疾病表现的识别能力,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67岁的覃先生就与一场“心脏危机”擦肩而过。今年6月,他出现行走后上腹胀、气促,起初并未重视,直到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下肢水肿的症状,才辗转来到柳州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潭中院区心血管内科就诊。
入院后,医生为其完善了相关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ST-T段动态改变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柳州市人民医院派驻专家、潭中院区心血管内科主任莫秋萍立即组织医院介入手术团队紧急讨论,综合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专家们判断患者是冠心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当务之急是通过冠脉造影明确病灶。
医务人员立即将进行冠脉造影介入手术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征得同意后,心血管内科李科副主任手术团队迅速为覃先生实施了冠脉造影介入手术。术中影像令人揪心,患者的冠状动脉三支血管均存在严重狭窄,如同三颗埋藏在心脏里的“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等致命并发症。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手术团队当即将情况与家属沟通,建议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用以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心肌供血解除危机。征得家属的同意后,介入团队为患者实施了冠脉支架植入,导丝将支架精准地放置在血管狭窄的部位,为血流打开了通路。术后,覃先生的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消失,复查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
术后康复阶段,心血管内科团队针对覃先生的身体状况,为其量身定制了全周期心脏康复计划,从精细化用药指导到阶梯式运动训练,从科学膳食建议到个性化心理疏导,全方位助力他重拾生活能力。出院时,医护人员不仅为其和家属详细讲解冠心病二级预防要点,更为他建立起长期随访档案,用持续关怀织就健康防护网。
此次,覃先生的心脏危机得以及时发现、及时解除,得益于医院近年来规范化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医务人员胸痛识别与诊断能力提升、多学科协作效率优化等方面成效显著,在提升公众对心梗早期识别能力的同时,为患者构筑起全流程生命守护网络。同时,医院加入了柳州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心电一张网”,以集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为核心,将筛查关口前移,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提高了高危心电图诊断的及时率与准确率,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7月15日,康复出院后的覃先生与家人专程将一面绣着 “仁术济世 爱心永恒”的锦旗,郑重地送到了柳州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潭中院区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手中。“是你们精湛的医术和精准的方案,为我拆除了心脏里的‘不定时炸弹’!” 覃先生紧握医护人员的手,眼中满是激动与感激。他坦言,从接诊时的细致问诊,到手术中的精准操作,再到术后康复的悉心照护,整个就医过程让他深切感受到医者仁心。
这面锦旗承载的,不仅是患者对心内科团队的由衷信赖,更是对医院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高度肯定。从紧急手术的决断力到术后康复的执行力,从个体化诊疗方案到长期健康管理机制,背后是医院在医疗质量与服务温度上的双重追求。这份沉甸甸的期许,将持续鞭策潭中院区心血管内科在守护生命健康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