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立秋到,“干眼”虎视眈眈?别慌!收好这份「护眼」锦囊!

来源: 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发布日期: 2025-08-22 11:14    |  作者: 张息娥

暑热渐退,凉风送爽,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然而,随着季节转换,空气湿度下降,加上一些生活习惯的延续,“干眼症”也悄悄进入了高发期。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柳州市眼科医院)作为您的眼健康伙伴,提醒大家:关注秋季眼健康,科学预防和应对干眼症。

一、为什么立秋后干眼症容易高发?

1.( 空气干燥,湿度降低 )秋风起,带走空气中的水分,环境湿度显著下降。泪液在干燥环境中蒸发速度加快,眼睛表面更容易缺水。

2.( “秋老虎”余威,空调/风扇不停 )立秋后常有一段“秋老虎”天气,空调、风扇使用依然频繁。这些设备在降温的同时,也会加剧室内空气干燥,加速泪液蒸发。

3.( 持续用眼习惯 )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刷手机、看电脑、追剧),夏季养成的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习惯在秋季往往延续,眨眼频率减少,泪液分泌和均匀分布受影响

4.(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 ) 秋季是部分过敏原活跃的季节,过敏性结膜炎高发,炎症刺激会破坏眼表微环境,诱发或加重干眼症状。

5.( 饮食水分补充不足 )夏季大量出汗后习惯性补水,入秋后出汗减少,人们可能不自觉减少饮水量,身体整体水分相对不足。

二、干眼症这些症状要警惕!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导致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引起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损害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常见症状包括:

1.眼睛干涩感、异物感(像有沙子)、烧灼感

2.眼睛疲劳、沉重感

3.畏光、对光线敏感

4.物模糊(尤其在长时间用眼后),需要频繁眨眼才能看清

5.眼部发红、酸胀

6.晨起时眼睑发粘、睁眼困难

7.有时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眼泪(刺激性流泪)

请注意❗❗❗:干眼症状容易与视疲劳、结膜炎混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请务必及时到眼科就诊,进行专业的眼表检查,明确诊断和类型,以便精准治疗。

三、如何科学护眼防干眼?

1.主动增加环境湿度:在办公室和家中使用加湿器,并定期清洁,避免滋生细菌。也可以在空调出风口下方放一盆清水

2.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遵循“20-20-20”法则,有意识地多眨眼,使用电子产品时注意调整屏幕位置和亮度。

3.科学使用人工泪液: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不含防腐剂或防腐剂毒性较低的人工泪液。注意⚠️:不要随意使用宣称能“消除红血丝”的网红眼药水,它们通常含有收缩血管的成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或掩盖病情。

4.做好眼部清洁与热敷:热敷:用温热毛巾或眼罩(约40-45℃)敷闭眼10-15分钟,每日1-2次,帮助融化油脂、疏通腺体。

5.饮食与水分补充:足量饮水 + Omega-3:保证充足饮水,多吃富含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改善睑板腺功能,减轻炎症。补充维生素A:适量多吃动物肝脏、蛋黄、胡萝卜等富含维A或胡萝卜素的食物,滋养眼表。减少高脂高糖:少吃油腻、高糖食物。

6.防护风沙与过敏原:防风护眼: 风大外出戴好防风眼镜(或密封性好的框架眼镜),减少刺激、防异物。防过敏: 过敏体质者避开过敏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

7.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熬夜会加重眼疲劳和干眼症状。

四、这些情况请及时就医!

1.滴人工泪液1-2 周,干眼无缓解或加重。

2.眼痛明显、视力骤降、分泌物大量增加。

3.眼睛持续发红、严重畏光。

4.眼睑红肿、疼痛,或睑缘有脓点、结痂。

五、干眼症需长期管理,科学应对是关键!

1.慢性疾病:干眼症是慢性病,需长期综合治疗。

2.秋季护眼:关注环境变化,调整生活习惯,科学护眼是预防缓解之道。

3.及时就医:若持续不适,务必寻求专业眼科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