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中医医院:“别怕,我们来了!”产科团队与臀位破水“闪电战”
犹记得那日清晨,柳州市中医医院产科护士们正有序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划破宁静。听筒里,待产的吴女士带着哭腔的声音几乎要蹦出来:“医生!我是臀位,破水了!”臀位,破水!
握着听筒的护士手指猛地收紧,身旁的医生几乎同时站起 —— 她们太清楚句话背后的惊险:臀位破水,脐带随时可能像断了线的风筝般脱垂,胎儿会在短短几分钟内面临缺氧危机。“别慌,现在立刻找枕头垫高臀部,千万别用力!” 医生的声音稳得像磐石,一边精准指导,一边示意身旁的同事:“备急救箱,联系救护车,通知手术室!”救护车的警笛声撕破晨雾。当医护人员赶到吴女士家时,她正瘫在沙发上瑟瑟发抖。“别怕,我们来了。” 助产士半蹲下来,掌心轻轻覆在她的额头上,另一位医生已俯身为她听胎心。“咚咚、咚咚”,规律的跳动声像是定心丸,却没人敢松口气,危险仍像潜伏的“猎手”,藏在看不见的地方。医生缓缓试探,指尖的力度精准得像精密仪器,既稳稳托住可能滑出的脐带,又绝不多添一分压迫。这个姿势,在她们护送吴女士返院的途中保持了一路。车厢里,吴女士紧紧攥着护士的手,听见医生轻声说:“我们盯着呢,宝宝很坚强。”与此同时,院内早已拉响 “战斗警报”。手术室的灯亮起,麻醉师、新生儿科医生、器械护士已齐齐等候,监护仪的电流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吴女士刚到产房门口,助产士的手顿了一下,察觉到宫口已开全,那前往四楼医院手术室的短短百米,此刻竟成了生死间的“天堑”。“快!就在产房手术室!” 产科简洁主任的声音斩钉截铁。
产房手术室内,无影灯的光聚成一个明亮的圆。主刀医生的额角渗出细细的汗珠,却丝毫没影响手下的精度 —— 切开、止血、娩出,每一个动作都像经过千次演练般流畅。助手递器械的声音清脆短促,像钟表的齿轮在准确咬合。监护仪上的曲线平稳跳动,与医护人员的呼吸声交织成紧张的二重奏。“哇 ——” 一声响亮的啼哭像一道光驱散了此刻紧张的宁静。手术钳 “当” 地轻放在托盘上,所有人的肩膀都不约而同地放松了下去。护士把裹在暖毯里的小家伙抱到吴女士眼前,她的眼泪瞬间决堤,却笑着说:“谢谢你们,把他好好地带来了。”顺利出院后,吴女士捧着锦旗和感谢信出现在产科走廊。信纸上的字迹看得出还有些颤抖:那个清晨,我以为天要塌了,是你们的声音先接住了我。你们托举的手,比任何承诺都让人安心。
这样的 “闪电战” 背后,是柳中医产科时刻在线的专业底气。产房手术室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先进的产床及设备能随时调整到最安全的角度,新生儿复苏台的暖灯永远保持着 37℃的恒温 —— 那是母体的温度;T 组合复苏器、心电监护仪组成无形的防护网,而毗邻的新生儿科、ICU 则像随时待命的“战友”般,一声令下便可快速有效的组建母儿抢救团队,对分娩期间突发危急重症,需要即刻剖宫产分娩的高危孕产妇,提供抢救工作的保障。在这里,每一次仪器的蜂鸣都可能是冲锋号,每一双握住产妇的手都饱含 “与时间赛跑” 的决心。而那些来自不同家庭的面面锦旗,早已融进了无数个“紧急集合与精准操作”,和那句藏在口罩后的 “别怕,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