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人民医院:8项厅级科研成果通过专家组验收
2024年2月26日上午,广西卫生健康委组织20名来自区内医疗单位验收专家,对柳州市人民医院完成的8项厅级科研成果进行评审验收,验收会由广西卫生健康委科教处二级调研员何雪红主持。柳州市人民医院院长杨建青、副院长潘光栋,科研部部长吴莹,以及课题组成员等参加验收会。
医院妇科弋文娟、生殖医学科沈开元、脊柱外科罗同青等8个项目组对各自承担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汇报,主要包括课题的研究背景、技术方案、研究成果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验收专家在听取了课题完成情况汇报后,通过综合项目考核指标、充分质询和讨论,认为8项验收课题的选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且完成了合同约定的任务内容,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对同行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验收会上,何雪红调研员对医院近年来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较大肯定,希望医院继续营造科研创新氛围,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同时加强科研培训和交流,为科研人员提供申报辅导。希望课题组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将更多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造福社会。
杨建青院长代表医院对验收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感谢,希望课题组珍惜本次验收的机会,多向专家请教和学习,进一步加强临床转化,提升成果质量。
项目组均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专家提出的建议开展深入研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以造福更多患者。
成果一:《宫颈LEEP术联合宫腔镜检查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由妇科弋文娟主任医师主持完成
该项目比较了宫颈LEEP联合宫腔镜检查与传统的宫颈LEEP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探索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精准手术方法,旨在降低手术病理切缘阳性率,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项目有一定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较强,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成果二:《椎弓根旁入路在椎体成形术中的研究及应用》,由脊柱外科罗同青主任医师主持完成
本项目通过比较椎弓根入路、椎弓外侧入路、椎弓根旁入路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在椎体压缩骨折手术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等,发现椎弓根旁入路穿刺行椎体成形的应用有助于减少椎体成形骨水泥渗漏等重度并发症的风险,并发症少,疗效一致,为椎体成形的穿刺入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成果三:《大剂量131碘首次清除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留组织的不良反应研究》,由核医学科杨文定主任医师主持完成
该项目通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首次131碘治疗前后的血象、肝肾功能、血钙磷及血PTH、唾液腺功能进行检测,了解脏器组织在131碘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对于提高131碘的疗效的同时降低其对人体的辐射及损伤,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成果四:《应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及早期目标导向镇静联合方案对缩减身体约束的效果》,由重症医学科文艺副主任护师主持完成
该项目主要研究应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ICDSC)及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联合方案对缩减身体约束的效果,通过制定规范的身体约束流程,指导临床护士解决危重护理困难,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成果五:《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并发消化道出血Cox生存分析模型及预后风险分层的建立》,由感染性疾病科陈涛副主任医师主持完成
该项目主要研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DTSM)并发消化道出血(GIB)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合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根据临床指标等评价治疗后DTSM并发GIB患者情况,建立Cox回归生存分析模型(预后指数方程)及预后风险分层,为预测DTSM并发GIB患者临床预后结局建立可靠、简便、快速的评价方法。
成果六:《不同屏气方式在320排容积CT双低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对比研究》,由放射科王甜副主任医师主持完成
该项目通过对不同屏气方式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对比研究,旨在阐明平静呼吸下屏气在保证图像质量同时,降低扫描长度,提高患者配合度和舒适度,从而达到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作用。
成果七:《人卵泡液来源外泌体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影响的研究》,由生殖医学科沈开元博士主持完成
该项目主要研究人卵泡液来源的外泌体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初步探索外泌体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卵泡液中外泌体的分离纯化方法,为后续进一步分析外泌体与导致人类不孕不育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为辅助生殖临床治疗提供方向和技术支持。
成果八:《营养风险筛查2002在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由内分泌科赖璐华副主任医师主持完成
该项目主要研究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表对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了解住院T2DM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NRS2002简单易操作、无创、无需明显医疗支出,患者易于接受,在T2DM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