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提醒您:长脓疱、流黄水,传染性超强的脓疱疮来了,不少宝宝已中招……

来源: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发布日期: 2024-03-13 10:37    |  作者: 黄丽霏

最近,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肤科门诊接诊了不少口周溃烂结黄痂的孩子。其中很多确诊为传染性很强的*********脓疱疮。


一、什么是脓疱疮?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儿童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性*********。主要由金黄色葡葡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温度高、湿度大、外伤搔抓、免疫能力低等因素可诱发本病。脓疱疮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容易在儿童集体中流行。

二、脓疱疮是如何传染的?

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患儿皮损里面的黄色脓性分泌物(黄水)里有大量的致病菌,当其他孩子接触到分泌物时,就有可能被传染上,然后随着孩子的搔抓四处传播,先是口周、鼻周,接下来可能是四肢。所以,民间说黄水疮流到哪里就长到哪里,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脓疱疮常常是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水疱,迅速转变成脓疱,脓疱破溃后结蜜黄色痂,孩子觉得痒就会不断搔抓,把细菌不断接种到身体其他部位,或传染给其他孩子。所以,患儿应使用抗生素治疗痊愈后再返校。

三、脓疱疮的类型有哪些?

1.非大疱性脓疱疮又称接触传染型脓疱疮或寻常型脓疱疮,是脓疱疮中最常见的一型,约占70%。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口周、外鼻孔、耳郭和四肢等暴露部位为多。皮损初起为红色斑点或小丘疹,迅速转变成脓疱,周围有明显的红晕,疱壁薄,易破溃、糜烂,脓液干燥后形成蜜黄色厚痂。自觉瘙痒,皮损线状分布常提示与患者搔抓有关。陈旧的痂一般于6~10天后脱落,不留瘢痕。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全身中毒症状伴淋巴结炎,甚至引起败血症或急性肾小球肾炎。

2.大疱性脓疱疮主要由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以发生,特别是HIV感染者。皮损好发于躯干和四肢,初起为散在水疱,在1~2日内迅速增大到直径2cm以上的浅表性大疱,疱液开始为淡黄色,清亮;约1日后,疱液变混浊,疱壁松弛,由于重力作用,脓汁沉积,形成特征性半月积脓现象。由于疱壁薄,脓疱常很快破溃,通常见到的皮损多为疱破后遗留的浅表糜烂面,糜烂面干燥后形成淡黄色脓痂,痂脱落后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3.深脓疱疮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多累及营养不良的儿童或老人。好发于小腿或臀部,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皮损初起为脓疱,渐向皮肤深部发展。典型皮损为坏死表皮和分泌物形成的蛎壳状黑色厚痂,周围红肿明显,去除痂后可见边缘陡峭的碟状溃疡。患者自觉疼痛明显。病程约2~4周或更长。

4.新生儿脓疱疮发生于新生儿的大疱型脓疱疮。致病菌与其他年龄组的致病菌相同,其传染源主要来自婴儿室的工作人员、产妇本人或家属等;其次为污染的尿布或床单等。此外,营养不良、气候湿热、过度包裹以及其他使皮肤易发生浸渍等因素,对引起本病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新生儿由于皮肤薄嫩,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早产儿或lgG水平低者,感染后易全身泛发,可并发肺炎、脑膜炎、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败血症等而危及生命。

四、脓疱疮是如何治疗的?

1.脓******具有传染性,患病时需简单隔离。患者接触过的衣服、毛巾及环境应及时消毒,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2.本病治疗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脓疱未破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脓疱较大时应抽取疱液,脓疱破溃后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或0.5%新霉素溶液清洗湿敷,再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如果皮损泛发或全身症状较重者,需考虑全身治疗,可口服抗生素类药物。瘙痒明显者,可选用抗组胺类药物。

3.除药物治疗外,还可用氦氖激光、半导体激光等物理疗法。

五、脓疱疮如何预防呢?

1.注意清洁卫生,勤洗手,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勤剪指甲。

2.皮肤外伤、皮肤破损时及时处理。

3.改掉挖鼻孔的坏习惯。流鼻涕时,不要过度擦拭。

4.均衡饮食,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5.发现患者应及时隔离。患者用过的毛巾、衣物、用具等应予煮沸消毒。

6.儿童的看护者、密切接触人员要重视个人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