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工人医院:硬核!我院血管介入外科联合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上演极限抢救

来源: 柳州市工人医院  |   发布日期: 2024-08-14 19:20    |  作者: 蓝俭宇

8月10日凌晨,柳州市工人医院介入治疗室主任许太福接到一个百公里之外的求助电话,有一名外伤患者住院期间突发急性致死性肺动脉栓塞,需要我院血管介入外科紧急支援。许主任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认为手术和转运风险极大,需在体外膜肺氧合生命支持系统(以下简称ECMO)辅助下实施急诊手术。


侯培勇副院长作为学科带头人,迅速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救治流程的无缝衔接。


重症医学科(ICU)主任林松及莫松副主任医师接到通知后,紧急与血管介入外科会诊病情,拟在外院建立ECMO后,将患者转回我院进行急诊手术。


此时,新的问题出现了,传统模式ECMO的引血端,需要在股静脉穿刺、置入插管,经下腔静脉把插管送至下腔静脉开口,但该患者下腔静脉已安装滤器,成为导管进入的“拦路虎”,强行插入,可能导致患者血栓脱落,加重肺栓塞或是堵塞引血端导致ECMO失效,甚至滤器脱落至心脏,轻则需进行开胸手术取出、重则心脏破裂,该患者都已无法承受任何一种打击。


办法总比困难多!我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早已熟练开展双腔静脉插管的ECMO技术,成为全国最早开展这项技术的医院之一。我们的救治团队,当即决定给患者经颈静脉置入双腔插管,两腔均用于引血作为引血端,实施VA-ECMO,不但避开了滤器,同时增加我们的引血端的引流口,避免血栓进一步脱落后堵塞引血端,使ECMO系统失效而危及患者生命。



当急救小组到达现场时,患者在高参数的机械通气及大剂量升压药物维持下,外周氧饱和度低至80-85%,血压80/50mmHg,休克持续状态。征得家属同意后,莫松副主任医师与蓝宇俭主治医师按原计划,将患者送至导管室,在DSA引导下经颈静脉准确置入心肺转流系统双腔静脉插管和股动脉插管,不到半小时,ECMO顺利运行,患者外周氧饱和度迅速提升至100%,血压上升至110/80mmhg,患者生命得以暂时的保障,但根本问题仍未解决,由于当地救治条件有限,刻不容缓,须立即将患者运送回我院进一步抢救。


随后,患者被紧急转运回我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在导管室内,许太福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迅速定位并清除肺动脉血栓,成功解除了患者的生命威胁。经过一夜的奋战,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迎来了生命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