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脑科医院:便血不一定是痔疮惹的祸,也可能是肠子“鼓包”了……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  |   发布日期: 2025-02-10 10:25    |  作者: 游洋、韦婷婷

长痔疮是引起便血的原因之一,但并非所有便血都是痔疮惹的祸。最近,柳江的黄大叔连续便血好几天,幸亏及时到广西脑科医院就诊,才发现,这次真不是痔疮……

原是结肠长憩室

消化内分泌科陆福山主任医师接诊后,经询问病史得知,黄大叔已经持续3天出现大便有血的情况,每天2-3次,却无腹痛、腹胀、肛门坠胀症状。听家里人说大便有血可能是痔疮导致的,黄大叔就自行到药店购买痔疮膏使用,但出血量反而越来越多,这才在家属的陪同下前来就诊。

经过简单的肛门指检检查,陆福山考虑患者并非痔疮出血,于是为其安排了无痛肠镜检查。当肠镜进入到升结肠处,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约2个指甲盖大小的“洞口”,有结实粪块堵塞,周围黏膜潮红肿胀,并可见新鲜血液渗出。原来黄大叔便血是因为“肠憩室”!

由于粪块过大且坚硬不易取出,医生便通过肠镜活检孔道用内镜多种辅助器械,终于将粪块取出憩室,取出粪块后可见憩室黏膜糜烂、肿胀、渗血,立即予镜下止血治疗,最后止血成功。

经过一周的住院治疗,黄大叔恢复良好,已于日前康复出院。

什么是憩室?

所谓肠憩室指的就是在消化道内壁上形成的圆形囊袋状小室,简单理解就是“鼓了个包”。就像汽车轮胎一样,受损薄弱的胎侧会向外鼓起。同理,肠憩室也是继发于肠腔内压力的增高,迫使黏膜经肠壁肌肉的薄弱区向外突出。

肠憩室症状的产生与憩室及其出口的大小、位置等有关。大多数结肠憩室患者无症状,仅10%左右可能有腹痛、便血等表现。结肠憩室合并急性感染,称为急性结肠憩室炎,可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表现。结肠憩室内血管损伤,可导致出血,出现便血等,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失血性休克。

为什么会长憩室?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肠憩室病可能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其实它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长期的肠道内压力增高是肠憩室形成的主要原因。这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如经常食用高纤维食物,或者饮食中缺乏足够的水分,导致肠道内容物难以顺畅通过,从而增加了肠壁的压力。

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肠壁肌肉可能会逐渐变得松弛,这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肠憩室。长期便秘也会导致肠道内压力持续升高,进而促使肠壁薄弱区域向外突出形成憩室。另外还可能与遗传、感染炎症相关。

憩室的危害

1.引发肠穿孔及腹膜炎

肠道憩室是肠道多长出来的一部分组织,如果憩室较小,患者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此时机体通常不会受到其损害;如果存在感染的症状,则一般抗感染治疗即可。如果憩室较大,患者出现间断性腹痛,则需及时治疗,因为炎症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肠道憩室穿孔,这时肠液及粪便可能会流入腹腔,导致腹腔内严重感染,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腹膜炎,危及生命安全。

2.诱发肠梗阻

如果是乙状结肠憩室,患者可能会出现肠梗阻,主要是不完全性梗阻。肠梗阻是由黏膜水肿及粪便干结造成的,如果并发结肠炎症,可转为完全性肠梗阻。

3.形成肠瘘

憩室堵塞会导致憩室炎,而炎症不断加重会使肠壁穿透,形成肠瘘,表现为气尿、粪尿等症状,可以通过膀胱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等来发现。

便血不是小事,如发现自己有无痛性便血或其他相关症状,不要一味认为是痔疮出血,请及时到医院检查。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可大大降低结肠憩室出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