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中医医院:流感潮涌,中医经典妙招助健康

来源: 柳州市中医医院  |   发布日期: 2025-02-05 20:00    |  作者: 张媛

近期流感来袭,鼻病毒、腺病毒、甲流病毒、肺炎支原体也比肩接踵,纷至沓来,甚至交叉叠加,造成呼吸道疾病高发态势。柳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中医经典专家团队为您带来中医应对小妙招。“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秋冬季人体阳气内藏,卫外不固,邪气易侵,强身健体,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与呼吸道疾病打一个防御战。

中医茶饮、药膳养护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可适当选用中药茶饮、药膳等进行疾病预防。

【养阴生津茶】可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口干舌燥、易疲劳等。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各等份。用法:代茶饮。

【养阴利咽茶】可清热滋阴,利咽止痛。用于口渴、咽痛、声音嘶哑等。组成:玄参、麦冬、桔梗、甘草各等份。用法:代茶饮。

【健脾除湿茶】可理气健脾,利水除湿。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身体困重、咳白痰等。组成:陈皮、茯苓、生姜适量。用法:代茶饮。【当归生姜羊肉汤】可温经散寒,养血活血。适用于气虚、阳虚、瘀郁体质者。组成:羊肉200克,当归15克,生姜适量。用法:当归加水煎取药汁约50毫升,连渣保留备用,羊肉炖熟,连渣倒入当归汁,并加入生姜,放入盐、酱油等调味,煮熟后即可食用。

【健脾除湿粥】可健脾利湿,补中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身体困重,乏力便溏、虚胖多脂人群。组成:炒薏苡仁、红豆、芡实、红枣各等份。用法:加适量水,煮粥饮用。

【百合粳米粥】可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组成:百合、粳米。用法:百合50g剥片切成丝放入开水,武火烧开煎熬成汁,加入粳米熬煮,顿服或分次服用。

【五虎汤】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散寒止痛,化痰止咳。性平味甘,适用于大部分人群,痰湿、寒湿体质尤佳。组成:新鲜生姜45g(不用去皮),大枣45g(掰开不去核),核桃6个(小核桃用10-12个,打碎带壳放入),黑豆30g(黑皮黄心的为佳),葱白(东北大葱1-2根,取白色段,去须,每根切成4-5段),红糖适量以调味,可不加。用法:将上述生姜、大枣、核桃、黑豆放入陶罐,加水约1000ml,煮开后,文火熬煮共45~60分钟。最后15分钟加入葱白;最后5分钟左右可加适量红糖以调味,亦可不加。分多次频服;或分早、中、晚3次服。以遍身微微汗出为度。亦可代茶饮。

外治调养铜砭刮痧、放血疗法(指尖、耳尖)等中医外治疗法,可缓解发热、咳嗽、咽痛等三阳证为主的症状。固原灸、艾灸、穴位贴敷、耳穴埋豆、中药涂擦治疗(药浴、浴足)等中医外治疗法,固元益气、补肺益肾、温阳散寒解表,可缓解反复咳嗽、气喘,易感冒,怕冷、鼻塞流涕、肌肉酸痛等三阴证及风寒表实证等症状。

辨证药物治疗在出现发热、流涕、咳嗽、肌肉疼痛等症状后,可尽早选择中医药配合治疗。中医治疗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用药需区分“表里寒热虚实”,轻症可对症使用下列我院特色制剂。

适用于风热感冒,以口干、咽痛、发热、流浊涕、舌红苔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

适用于风寒感冒,间夹湿气阻滞,以头痛、口苦、咽干、胸闷、腹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为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