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无痛胃肠镜“焕新记”——从 “忐忑不安” 到 “美梦一场” 的蜕变
6岁的小明(化名)最近总喊肚子疼,还经常呕吐、恶心,吃饭也没胃口,大便颜色发黑。小明妈妈带他来到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找石世明副主任医师就诊,先是给予药物治疗,但没有明显好转。石医生建议给小明做无痛胃肠镜检查。
检查当天,小明有点害怕。潘焕媛主治医师耐心安慰他:“别担心,你躺下睡一觉,醒来就做完了,没感觉疼痛的。我们使用的这个检查仪器——胃肠镜的前面有灯和摄像头,就像小汽车开进隧道,亮着车灯看得清清楚楚,检查时拍些照片,很快就能完成。”
果不其然,检查当天,还没等小明醒来,胃肠镜检查就已经做好了。醒来后,小明摸着脑袋问:“医生,我检查完了吗?”潘医生笑着说:“早就做完啦!是不是还做了个美梦?一点都不难受吧?”小明笑了笑说:“你怎么知道!”
检查中,潘医生发现小明胃里有个溃疡点。
经过治疗,小明再也不肚子疼了,吃饭也香香了。这次无痛胃肠镜检查,让孩子和家长都放下了心。
孩子的消化道就像一条长长的“食物隧道”,而胃肠镜就是一位细心的小卫士,拿着手电筒在隧道里巡逻,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无痛技术让这个过程就像一场安静的午睡,醒来时,小卫士已经完成了任务,让孩子远离腹痛、呕吐的困扰!
如果孩子有消化道问题,别担心!胃肠镜检查安全、精准,让孩子吃得好、长得壮!
01什么是胃肠镜?
胃肠镜就像一根细长的、柔软的“管子”,前端不仅戴着一个小小的高清摄像头,而且有发出照射功能的导光束,还有操作通道(可插入活检钳、止血夹等工具)。
胃镜:从口腔插入,经咽喉、食道进入胃达到十二指肠降部,把口腔、咽喉、食管、胃和十二指肠降部看得一清二楚并拍摄检查所需照片。
结肠镜:从肛门进入,观察大肠(结肠)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异常。
医生通过这个“高清摄像头”可以发现孩子消化道里的各种问题,比如炎症、溃疡、息肉、异物等,还能取一点组织(活检)做进一步检查,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真正做到“胃”儿童健康护航,“肠”治久安!
02哪些情况需要做胃镜?
1. 反复腹痛(上腹部或脐周疼)。
2. 食欲差、恶心、呕吐、反酸、吞咽困难,或不明原因的胸痛。
3. 体重不增、生长迟缓,或者不明原因的贫血。
4. 呕血、黑便或血便。
5. 误吞异物(如硬币、纽扣电池、玩具零件等)或误服腐蚀性物质(如清洁剂)。
6. 长期腹泻、怀疑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7. 家族有胃肠道息肉或肿瘤病史,需要筛查。
03哪些情况需要结肠镜?
1. 便血、黑便(下消化道出血)。
2. 长期腹痛,尤其是下腹部疼痛。
3. 反复腹泻、大便异常,怀疑炎症性肠病。
4. 肛周病变(如肛瘘、肛周脓肿)。
5. 怀疑肠息肉(如家族性息肉病)。
6. 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下降、发育迟缓。
7. 其他疾病影响肠道(如自身免疫性疾病)。
8. 肠道菌群失调,需要做粪菌移植治疗。
注意:如果孩子同时有胃和肠道的症状,可能需要做“胃、肠镜联合检查”
04无痛胃镜检查前准备
1.术前一天晚上进食稀饭、奶粉等易消化流质或半流食;避免进食水果、蔬菜、零食等粗纤维食物。
2.术前6至8小时禁食;禁水4小时以上。
05无痛肠镜检查前准备
饮食:做好肠道准备,让肠镜“小汽车”顺利抵达终点!
1.检查前2天:吃易消化的半流食(如粥、面条、粥),避免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
2.便秘的孩子: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准备肠道。
3.检查前1天:进食流质饮食(如牛奶),按医生指导服用清肠药,排空肠道,禁饮食时间由医师交代。
06无痛胃肠镜术前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术前麻醉评估、必要时行胸片(造影、CT等)。
温馨提醒:检查当日穿宽松衣裤,并准备纸尿裤!
07检查结束后,家长要注意什么?
1. 2小时内禁食禁水,之后先喝少量温水,再逐步恢复饮食。
2. 观察孩子状态,如果出现腹痛、腹胀、呕血、黑便,及时就医。
3. 如果做了活检或息肉切除,医生会告知特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