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刀,降低药品采购价 提高百姓获得感
来源:
市卫计委  |
发布日期:
2018-10-26 11:52  
分享本页面至:
编者按: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自治区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委托自治区社情民意调查机构,通过(0771)12340电话访问、问卷评议等方式开展社会评价,了解社会公众对全市完成年度任务、履行职责情况的满意度。为便于社会公众全面了解柳州市卫生计生委的年度工作表现,现将我市降低药品采购价 提高百姓获得感进行发布,请社会公众监督并作出客观公正评价。您的“满意”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3月初,患有胃溃疡的58岁陈伯在市人民医院就诊结算时,细心的家人忽然发现从医院领出的同一药量和药品,费用比前年的费用略微便宜了几元钱,对此性格开朗的陈伯与家人谈到,今天搭乘公交车到医院就诊的车费,“赚回来”了。
几元的费用对个人而言或许不多,可若是放置全市呢?
对此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经济账,按照医院2018年7天春节假日医院门诊、急诊服务工作量13041人次,新入院患者869人次计算,这里省点,那里降些,节约费用最少过万元。
滴水成河,斧凿石穿。药品价格的下降,实则为老百姓减轻了医药费负担,为医疗机构实现了开源节流,为社保机构节约了基金开支。
探究降价背后的原因,得益于我市在全区率先实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取得的成效。
市卫计委负责人介绍,药品价格虚高一直是百姓“看病贵”的重要原因。2015年,我市向药品费用砍下了“第一刀”,在广西区内率先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药品进价多少钱,患者使用就多少钱,不允许医院从中赚一分钱。但药品价格并没有“刀起价落”。2017年,我市砍下了药价的“第二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整个柳州市场为“筹码”,与药品企业进行博弈,通过“三道关卡”确保优质低价者成交。
据市卫生计生委统计表明,2017年度我市集中带量采购最终入围75个品规, 99家企业。这75个品规的药品,2017年的使用金额为3.5亿,占公立医疗机构药品支出的比例为16.6%。通过带量采购,价格平均下降5%,其中最高降幅达23.58%。以江苏奥赛康药业的注射用兰索拉唑(30mg/支)为例,原价75.9元的兰索拉唑,降价后价格为58.0元,降价金额为17.9元,降幅为23.58%。同时江西青峰药业的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14粒/盒),原价是184.49元,降价后价格为146.74,降价金额为37.75元,降幅为20.46%;贵州益佰制药的艾迪注射液10ml/支为全国独家品种,原价是29.3元,降价后价格为28.56,降价金额为0.74元,降幅为2.53%。按照预测,2018年度的采购周期,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估算可节约药品支出近2000万元。其中,12个品规价格降幅大于10%,自治区招标入围价格按我市成交价格进行调整,实现了全区药品采购效益最大化。
对药品采购方式“动刀”,也是对采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动刀”,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压力超过预期,我市从制度上设置了企业资质、产品质量及价格三道“关卡”,以确保药品采购的公平公正。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我市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收入为21.8亿,占医疗收入的30%左右。经反复论证,我市选取了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使用数量和金额靠前的80个品规实行集中带量采购,同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监督组、技术遴选专家库和价格遴选专家库。整个带量采购按照“两次报价、逐轮淘汰、现场公布、全程公开”的方式开展,最大限度调动药品企业竞争降价的主动性,确保成交产品的优质低价。
市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有了公平竞争的环境、质量保障的机制,才能最大限度把药品价格“砍”下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只有通过多次、长期、反复的博弈,才能挤出药品价格虚高水分,逐步改变以药养医的生态链条。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完善带量采购的制度设计,让百姓就医得到更多的实惠。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