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 医路同行——粤桂两地医生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果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以下简称“广妇儿柳州医院”)作为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大病不出省,患者不动医生动”,让区域内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让我们听听几位医生代表的所思所言,从他们的视角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果。
杨思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神经专科主任医师,原广妇儿柳州医院执行院长:我有幸能在柳州刚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时候出了一把力,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输出医院广妇儿中心的大力支持,两年时间里,派驻到柳州常驻的广州医生四批次共100余人,派出到柳州开展各类医疗业务的广州医生超500人次,我只是其中的一员。广妇儿柳州医院在短时间内完善了儿科学专科体系,新开亚专科18个;成立了国家基层儿科医护人员培训项目柳州基地及广西河池、桂林、百色、钦州分中心和广东河源、云浮分中心,培训了基层医生3000余人次;实施了新技术新项目151项,其中55项为省内国内领先;三四级手术占比提升了6个百分点,疑难危重病种清单覆盖率增加到了80%以上……这些都是最好的医师节礼物。
崔
崔颖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颌面外科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我来柳州成功实施了广西首例皮罗序列征手术,现在我每个月都会来柳州给好几例患者开展手术,我还每个月到广妇儿柳州医院和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出门诊和查房,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任务并不会让我觉得很辛苦很累,相反让我觉得作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有了更广泛的发挥空间,患儿的痊愈、家长的笑容,都能给我很大的成就感。广西很多医院都没有设独立的口腔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许多患者被迫长期忍受先天畸形或后天创伤给身心带来的痛苦,而整形外科技术和理念完全可以帮助他们重拾信心,重燃对生活的希望,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可以建立长期支援机制。患者能快乐就是医师的快乐!
属 程旸,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消化专科主治医师,广妇儿柳州医院医务部部长:我很荣幸作为第三批派驻专家来到柳州,负责广妇儿柳州医院医务部工作,对我们青年医师来说也是成长的机会。我发现依托医院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有很强大的实力,有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持,柳州的医疗水平可以让区域内百姓足不出省轻松拿捏。就拿新生儿科为例,原有区内外87家医院网络,辐射广西区内大部分城市、半数以上县城,影响周边省份毗邻地区,成功救治最低体重儿为480克,胎龄最小24周。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后,通过平移广妇儿中心“早产儿肠内营养管理方案”,将<35周早产儿使用肠外营养平均天数从19.5天降至8.3天,缩短了57.4%,同时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广妇儿柳州医院还建设了停机坪,患者不用跑北上广,外地的大咖医生飞来给广西的患者做手术,那都是可以实现的。
欧阳昱,广妇儿柳州医院儿外科部党支部书记,儿外科部副部长,小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要当一个患儿家长信赖的好医生,这是我事业上的追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来,我的老师更多了,学的东西也更多了,技术上明显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待疑难重症的自信心更足。在广妇儿柳州医院,成立了夏慧敏教授小儿外科工作站,在各个专科的医学大咖身上,我学到了“博思勤动”,无论基础知识还是专业知识,无论临床还是科研,聚焦未来的专科,努力做到惟精惟一、臻于至善。在为医为人方面,我学到了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见叶知秋的敏锐直觉和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今后,我将不断精进自己的手术技能,从传统开放手术,到微创腔镜技术,再到机器人手术,不断打磨自己的“硬核功夫”。
儿 周婧,广妇儿柳州医院儿童消化病区、呼吸二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如同春风拂面般温暖柳州,为我们的孩子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医疗技术。儿童呼吸专科的成立,特别是哮喘标准化门诊的开设,为患儿提供了规范、持续的随访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过敏原检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引入,对于改善过敏性疾病患儿的病程具有重大意义。而支气管镜术和呼吸介入治疗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我院在呼吸疑难危重疾病诊治的技术水平,更为儿童疑难气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坚强的医疗保障。在广妇儿柳州医院,我们满怀信心地向您承诺:粤桂两地的医疗专家携手并进,广州与柳州的医疗团队将共同为您的孩子提供全面而细致的会诊服务。一旦确诊,我们将立即启动最优化的治疗方案,确保孩子们得到最有效的医疗照顾。我们衷心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享有健康的身体,以及永远灿烂、阳光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