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我院实现“零费用”手术!
“感谢小儿外科的所有医护人员,我的孩子恢复得特别好,吃奶排便都很正常,而且医院还帮我们申请了救助基金,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患儿妈妈感激地说。日前,曾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接受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患儿宁宁(患儿),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回院复查。
宁宁在6月龄时被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外科专家、广妇儿柳州医院执行院长何秋明教授带领团队为宁宁实施了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成功将整个病变结肠切除。这标志着广妇儿柳州医院小儿微创外科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宁宁刚出生没多久就经常出现反复腹胀的情况,小小的肚子鼓成球状,而且排便困难,有时候甚至好几天都不排便;每次解大便的时候,宁宁稚嫩的小脸蛋都被涨得通红,甚至嗷嗷大哭起来。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父母心急如焚,带着宁宁遍寻名医。
经多方了解,父母带着宁宁慕名来到广妇儿柳州医院小儿外科就诊,经过钡灌肠检查,最终宁宁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长段型)。这是一种病变肠管黏膜下和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而导致顽固性便秘的消化道发育畸形,发病率为1/5000,即每5000个活产儿中可有1例发病,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4倍,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病变肠管为主。
先天性巨结肠多在新生儿期表现为胎便排出延迟、喂养困难、胆汁性呕吐、腹胀及顽固性便秘,在婴儿及儿童期则表现为反复的便秘伴腹胀加重,或反复发作的小肠结肠炎,还有可能合并呕吐、血便、肠衰竭等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时间久了,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宝宝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低等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极度扩张的肠管还可能会发生肠穿孔等危险的情况,越早进行手术越好。”何秋明教授介绍道。
因为患儿年龄小与体重较轻,手术空间小,难度较大,要求操作精细,精确解剖,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为此,何秋明教授决定采用操作更为精细的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来进行手术。
单孔手术机器人拥有4支蛇形手术臂,进一步结合了人手的灵活性和腹腔镜系统的微创优势,可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更加精准的操作,不仅能够提高医生手术的精准性和稳定性,还能以更小的手术切口、更少的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实现了更高程度的微创化,对于小儿外科手术有显著的优势。
手术当天,何秋明教授带领团队在麻醉科等医护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历经3个小时完成手术,成功将整个病变结肠切除。术后,宁宁恢复顺利,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大便排出通畅,已康复出院。
值得一提的是,医护人员在进行查房时,发现宁宁家庭经济较为困难,无法负担本次住院治疗费用。医护人员立即为患儿联系“童心项目”救助项目,并协助家长办理申请,并鼓励和安慰他们,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令人高兴的是,宁宁术后恢复良好,通过医保报销和公益医疗救助项目的支持,宁宁一家实现本次手术+治疗“零自费”。
据悉,自2024年8月,广妇儿柳州医院与珍惜生命基金会、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携手开展的“童心项目”公益救助项目以来,已协助34个符合条件的患儿家庭申请基金救助,极大减轻了家庭的就医负担。
目前,广妇儿柳州医院“童心项目”医疗救助项目仍在开展中,救助病种涉及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出生缺陷类共59种,符合病种的患儿家庭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小儿外科、儿科等科室进行就诊咨询和评估,并向医护人员咨询详细的申请流程和材料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