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治信息

来源: 委疾控科  |   发布日期: 2018-08-20 09:58   

 

                 碘缺乏病

 

1、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使机体摄入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是主要的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性障碍,造成病区人口的智能损害。缺碘也可导致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因此影响优生优育、人口素质的最广泛、最实质的问题。

  2、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

  (1)地方性甲状腺肿:是指甲状腺不同程度增大,出现颈部变粗,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

  (2)地方性克汀病:智力低下、聋哑、生长落后,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下肢痉挛瘫痪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粘液水肿、反应迟钝、嗜睡、无精神、怕冷、食欲低)等。

  (3)亚临床型汀病:轻度智力落后,轻度听力及语言障碍,轻度神经运动障碍,轻度体格发育落后,激素性甲低。

  3、为什么将碘称为智力元素?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不可缺的重要原料,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如果人体缺乏碘就会引起一系列病变,阻滞胚胎生长发育,影响神经系统及智力的正常发育,导致智力障碍或智力残疾。

  胚胎期严重缺碘,可导致神经系统、听器官、甲状腺等发育缺陷或畸形,产生呆傻、聋哑等残疾;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如果缺乏,则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量就减少或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不足,进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首当其冲的遇又是对神经系统与智力发育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甚至智力残疾。

  4、碘缺乏病主要有哪几种补碘方法?

  由于碘缺乏病是环境缺碘所致,因此补碘是防治碘缺乏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补碘的方法是食盐加碘、口服碘油丸、饮水加碘、含碘药物、碘茶、碘化食品、富碘食物(海产品)。

  5、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办法:碘盐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性、生活化的要求。

  (1)安全、有效。

  食用这种碘盐即可保证每日对碘的需要量。如果每人每日吃进5-15克(平均10克)的碘盐,每天即可获得100-300微克(平均200微克)的碘,足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这种剂量即不会造成浪费,又不会造成不良反应。

  (2)生活化、长期性。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而人类无论种族、民族、年龄、性别都必须每日吃适量的盐,所以食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通过吃盐,能能保证补碘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

  (3)经济、易推广。食用碘盐很经济,用钱少,只需花少量的钱即可解决防治疾病的大问题。

  6、居民购买、存放和食用碘盐应注意什么?

  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居民在购买碘盐时,要辨认清楚。

  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

  (1)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棕色遮光的瓶或陶瓷罐并有盖。

  (2)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湿影响。

  (3)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随用随买,适当储备。

  7、为防止碘丢失,食用碘盐时就注意:

  (1)不能用水淘洗。

  (2)炒菜、烧菜和煮汤菜时,不宜过早放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

3)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要放在锅里煎炸。

 

 

 

 

 

 

 

 

血吸虫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肠炎、肝硬化,并导致腹泻、消瘦、贫血与营养障碍等疾患。

二、急性血吸虫病的症状与体征

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3种。急性多发生于初次感染者,但少数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在感染后也可发生。接触疫水后1-2天内,有的人在接触部位的皮肤出现点状红色丘疹,奇痒。

病人绝大多数有肝脏肿大,并伴有压痛。感染较重,或反复感染者可出现脾肿大,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消瘦、贫血、营养性水肿和腹水,而导致死亡。

三、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了水源,在水中发育成毛蚴,遇到钉螺(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就会钻入钉螺内,在钉螺体内不断繁殖,形成大量尾蚴。尾蚴从钉螺中逸入水中(形成疫水),人、畜接触了疫水,十秒钟内血吸虫尾蚴即可经皮肤钻进人、畜体内,造成人、畜感染血吸虫病。

四、得了血吸虫病怎么办.

血吸虫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群众要积极配合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组织开展的查螺、灭螺、查病和治病工作,以及对家畜的查病和治疗工作。接触 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的正规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和早期治疗,查出的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

五、什么季节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血吸虫,但在气温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感染。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习惯的人感染血吸虫的高峰季节也不相同。 春季雨水多,气候温暖,最适宜钉螺活动。加上人们春耕生产繁忙,下水的次数多,因此感染的机会较多。

夏季气温高,下湖、下河游泳、洗澡的人数多,接触疫水的时间长,身体暴露的面积也大。另外,在洞庭湖、鄱阳湖湖滨和长江沿岸等一些地区,洪水季节到来时,由于抗洪抢险突击下水人数增多,因此,受感染的人数也有可能增加。一般来说,急性血吸虫感染以夏季最为常见。

秋季温度也适宜钉螺活动,且又是捕鱼的好季节,鄱阳湖、洞庭湖等沿湖地区居民纷纷下湖捕鱼、捉虾,常常发生急性感染。因此,秋季同样是感染血吸虫的一个重要季节。

六、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1、普查普治病人和病牛以控制传染源;

2、积极消灭钉螺,以切断传播途径;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感染最根本的措施,没有钉螺,就不会引起血吸虫病传播。消灭钉螺,一是药物杀灭;二是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新沟,填有螺旧沟。

3、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在血吸虫病流行季节,人畜不要到有螺的河,堰,沟渠,池,塘等处洗衣物,中、小学生特别要注意不要到这些地方戏水、洗澡。如非得要到这些有螺环境去劳动生产,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穿胶靴、穿防护服、戴手套等等,避免皮肤与水接触。

4、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保护水源,改善用水卫生(提倡用井水。可疑用水消毒:饮水先用明矾沉淀,再以漂白粉消毒。每担水加漂白粉1克漂白粉精一片,15分钟后即可安全取用);

5、安全用水。疫区应提倡用自来水或井水,避免使用河水。

6、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必须接触时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防蚴笔(以脂肪酸为基质,加碱皂化后加2%氮硝柳胺和10%松节油制成)具有强大杀灭尾蚴的作用,涂擦皮肤可耐久不脱。此外有1%氯硝柳胺碱性溶液浸渍衣裤,对尾蚴亦有杀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