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防治知识
什么是精神病,如何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是由社会、心理、生物三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精神活动、行为失常。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被人们所忽视。那么,怎样才能在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呢?一般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辨别:
一、性格改变和类神经症症状是早期精神分裂症最为常见的表现。如:病人变得孤独、少语、不合群,做事心不在焉,学习成绩下降,工作不负责任,生活懒散,甚至连个人卫生和起居也需要别人督促。有的病人还表现为自言自语、独自发笑等。
二、思维、情感和意志活动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表现。在疾病的早期,轻微的性格改变常不易被人重视,但仔细观察则可发现在上述症状的掩盖下,病人往往喜怒无常、想法怪异,谈话内容常离题,十分令人费解;还可能出现幻听、幻视、常独自呆坐自笑或整日荡所作所为常人无法理解;或者凭空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甚至是荒诞无稽的想法,尽管与事实不符,其本人却坚信不疑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缺乏自知力是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共同特点。病人通常都拒不承认自己有病,他们不能识别自己的病态表现,因此对治疗要求不迫切,甚至拒绝治疗。以上只是诸多症状中的一小部分,有时具体到某个病人,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尚需由精神科医生悉心诊治,才不至于贻误病情。情感障碍的基本症状是心境改变,通常表现为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两种完全相反的临床状态,了解这两种情感的极度异常状态的特点并能够加以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一)抑郁发作既往曾将抑郁发作的表现概括地称为“三低”,即情感低落、思维缓慢和语言动作减少、迟缓、意志消沉。这3种症状是典型的重度抑郁症的症状,不一定出现在所有的抑郁症病人,甚至并非出现于多数抑郁发作中。抑郁发作的表现可分为核心症状、心理症、状群与躯体症状群3个方面。
1.核心症状:抑郁的核一心症状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1)情绪低落:病人体验到情绪低,悲伤。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抑郁症病人常常可以将自己在抑郁状态下所体验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所致的悲哀相别,这就是在抑郁症诊断中常提到的“抑郁的特殊性质”,它是区别“内源性”和“反应性”抑郁的症状之一。在抑郁发作的基础上病人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绝望:对前途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无出路。此症状与自杀观念密切相关,在临床上应注意鉴别。无助:是与绝望密切相关的症状,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决心。常见的叙述是感到自己的现状如疾病状态无法好转,对治疗失去信心。无用:认为自己生活毫无价值,充满了失败,一无是处。认为自己对别人带来的只有麻烦,不会对任何人有用。认为别人也不会在乎自己。(2)兴趣缺乏:是指病人对各种以前喜爱的活动缺乏兴趣,如文娱、体育活动,业余爱好等。典型者对任何事物无论好坏都缺乏兴趣,离群索居,不愿见人。(3)乐趣丧失:是指病人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或者快感缺失。有的病人不认为自己情绪不好,但却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有些抑郁症患者有时可以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下参加一些活动,主要是由自己单独参与的活动,如看书,看电影、电视,从事体育活动等,因此表面看来病人的兴趣仍存在,但进一步询问可以发现病人无法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乐趣,从事这些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消磨时间,或希望能从悲观失望中摆脱出来。
2.心理症状群:抑郁发作包含许多心理学症状,可分为心理学伴随症状(焦虑、自责自罪、精神病性症状、认知症状以及自杀观念和行为,自知力等)和精神运动性症状(精神运动性兴奋与精神运动性激越等)。(1)焦虑: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而且经常成为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主观的焦虑症状可以伴发一些躯体症状,如胸闷、心跳加快、尿频、出汗等,躯体症状可以掩盖主观的焦虑体验而成为临床主诉。(2)自责自罪:病人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或错误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作为让别人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患病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严重时病人会对自己的过失无限制的“上纲上线”,达到妄想程度。(3)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是妄想或幻觉。内容抑郁状态和谐的称为与心境相和谐的妄想,如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躯体疾病或灾难妄想、嘲弄性或谴责性的听幻觉等;而内容与抑郁状态不和谐的称为与心境不和谐的妄想,如被害或自我援引妄想,没有情感色彩的幻听等。这些妄想一般不具有精神分裂症妄想的特征,如原发性、荒谬性等。(4)认知症状:抑郁症伴发的认知症状主要是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这类症状属于可逆性,随治疗的有效而缓解。认知扭曲也
是重要特征之一,如对各种事物均作出悲观的解释,将周围一切都看成灰色的。(5)自杀观念和行为:抑郁症患者半数左右会出现自杀观念。轻者常常会想到与死亡有关的内容,或感到活着没意思,没劲;严重会有生不如死,希望毫无痛苦的死去;之后则会主动寻找自杀的方法,并反复寻求自杀。抑郁症病人最终会有10%“5%死于自杀。偶尔病人会出现所谓“扩大性自杀”,病人可在杀死数人后再自杀,导致极严重的后果。因此它绝非一种可治可不治的“良性”疾病,积极的治疗干预是十分必要激越多见于所谓“内源性抑郁”病人。精神运动性迟滞病人在心理上表现为思维发动的迟缓和思流的缓慢。病人将之表述为“脑子像是没有上润滑油"。同时会伴有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在行为上表现为运动迟缓,工作效率下降。严重者可以达到木僵的程度。激越病人则与之相反,脑中反复思考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
思维内容无条理,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但由于无法集中注意来思考一个中心议题,因此思维效率下降,无法进行创造性思考。在行为上则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激越,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但又不知道自己因何烦躁。(6)自知力:相当一部分抑郁症病人自知力完整,主动求治。存在明显自杀倾向者自知力可能有所扭曲甚至缺乏对自己当前状态的清醒认识,甚至完全失去求治愿望。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自知力不完整甚至完全丧失自知力的比例增高。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知力保持完整的程度不如单相抑郁症患者。
3. 躯体症状群:睡眠紊乱,食欲紊乱,性功能紊乱,精力丧失,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如疼痛、周身不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1)睡眠紊乱: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也是不少病人的主诉。表现为早段失眠、中段失眠、末段失眠、睡眠感缺失等。其中以早段失眠最为多见,而以末段失眠(早醒)最具有特征性。与这些典型表现不同的是,在不典型抑郁症病人可以出现贪睡的情况。(2)食欲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的发生率为70%左右。轻者表现为食不甘味,但进食量不一定出现明显减少,此时病人体重改变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明显;重者则完全丧失进食的欲望,体重明显下降,甚至导致营养不良。不典型抑郁症病人则可见有食欲亢进和体重增加。(3)性功能减退:可以是性欲的减退乃至完全丧失。有些病人勉强维持有性行为,但无法从中体验到乐趣。(4)精力丧失:表现为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懒惰,不愿见人。有时与精神运动性迟滞相伴随。(5)晨重夜轻:有的病人情感低落有晨重夜轻的特点。即情绪在晨间加重。病人清晨一睁眼,就在为新的一天担忧,不能自拔。在下午和晚间则有所减轻。此症状是“内源性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之一。有些心因性抑郁患者的症状则可能在下午或晚间加重,与之恰恰相反。(6)非特异性躯体症状:抑郁症病人有时以此类症状作为主诉,因而长期在综合医院门诊游荡。与疑病症不同的是这类病人只是诉说这类症状,希望得到相应的治疗,但并未因此而产生牢固的疑病联想,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当然,抑郁症伴发疑病症状并不少见。这类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头痛或全身疼痛,周身不适,胃肠道功能紊乱,心慌气短乃至胸前区痛,尿频、尿意等,常在综合医院被诊为各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二)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病人一般存在所谓“三高”症状,即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行为增强。
1.情感高涨或易激惹,这是躁狂状态的主要原发症状。常表现为轻松、愉快、热情、乐观、洋洋自得、兴高采烈、无忧无虑。这种情感反应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症状轻时可能不被视为异常,但了解他(她)的人则可以看出这种表现的异常性。有的病人也可以以易激惹的情绪为主,因细小琐事而大发雷霆,尤其当有人指责他的狂妄自大或不切实际的想法时,表现为听不得一点反对意见,严重者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病人常常在患病早期表现为愉快而在后期则转换为易激惹。个别病人也可出现短暂的情感抑郁或焦虑。
2.思维奔逸:是指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病人言语增多,口若悬河、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感到自己说话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思维速度。有时可出现音韵联想,即音联或意联,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常随境转移。如“敲木鱼,哚、哚、哚,多发财、财气冲天、才华出。在心境高涨的基础上可以表现自负,言谈多是对自己评价过高,出现自我感觉良好,言辞夸大,说话漫无边际,认为自己聪明异常、才华出众、能力无比,出身名门,权位显赫,腰缠万贯,神通广大等,并可达到妄想的程度。有时可在夸大基础上产生被害体验或妄想,但其内容一般并不荒谬,持续时间也较短暂。幻觉较少见。
3.意志行为增强: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其内心体验与行为,行为反应与外在环境均较为统一。与精神运动性迟滞恰恰相反,病人活动增多,忙碌不停,喜交往,爱凑热闹。主动与人交往,与人一见如故,好开玩笑或搞恶作剧,好管闲事,好抱不平。但做事虎头蛇尾,一事无成。尽管自己感觉什么都能干成,脑子灵光至极,但由于不能专心于某一事物之上,因而成事不足甚至败事有余。办事缺乏深思熟虑,有时到处惹事。兴趣广泛但无定性。乐于助人但往往有始无终。行为轻率不顾后果,如有时狂购乱买,处事鲁莽欠深思熟虑,行为具有冒险性。
4.伴随症状:躁狂发作病人由于活动增多,常伴有睡眠需要减少,终日奔波而不知疲倦。由于体力消耗过多,饮食可明显增加,有的病人饮食无节,暴食或贪食。有时因无法正常饮水、进食和睡眠而消瘦明显,甚至可衰竭而死亡。尤其是老年或体弱病人。轻躁狂症病人仪表常浓妆艳抹,尤喜色彩鲜明的服饰,病人性欲亢进,偶可出现兴之所至的性行为,有时则可在不适当的场合出现与人过分亲热、拥抱、接吻而不顾别人的感受。躁狂病人可能保持一定自知力,而躁狂病人一般自知力不全。
家中有了精神病人应该怎么办?
亲人得了精神病,无疑是整个家庭的不幸,但这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这里给患者家属三点忠告:一是承认现实,二是正确对待,三是尽早医治。
有些患者家属面对精神病患者的种种异常表现,长时期地拒绝接受这个现实。他们怕丢面子,怕因此影响病人的前途,总是牵强附会地认为自己亲人的病“跟别人不一样”,是“一时想不开”等,或片面地强调病人言行举止中正常的部分,不愿意承认其心理活动异常的一面,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延误治疗,对患者十分不利。
另外,也有不少病人家属看到患者多次治疗未能痊愈,就认为“精神病反正治不好”,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患者的治疗,这也是不正确的。其实,患者的病情迁延难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找出原因,以积极的态度坚持不懈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和方法也在迅速增多,尽早送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治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旅途性精神病的预防
旅途性精神病是指在旅行途中急性起病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片断的妄想、幻觉或行为紊乱,患者的跳车率高,伤人事件也常见,旅途险象环生,让人胆战心惊。病程短暂,停止旅行和充分休息后数小时至1周内可自行缓解。多发生在坐车48小时以上的
旅客,并随旅程时间的延长发病率逐渐升高,夜里多于白天,97%的患者是在列车超员状态下发病。此外,外出打工的民工揣着自己的血汗钱回家,生怕路上被抢、被偷,心理负担大,精神高度紧张,也是容易发病的原因一。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旅途性精神病呢?根
据旅途性精神病的发生原因,以下几点对预防旅途性精神病的发生有效:
1、旅途中避免携带贵重物品和巨款,以减少精神上的压力。
2、旅行前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车前的睡眠要充足,身体状态要好。
3、不要单独乘车,要结伴而行。这样可以相互照顾、轮流睡觉、消除孤独感,保持精神上的放松状态。
4、旅途中要保证规律地进食,多喝水,防止过度饥饿和脱水,保持足够的体力。
5、车上两侧的窗户要常打开,防止人多时造成空气严重污浊或缺氧。
6、心情紧张、焦虑、烦躁时可以临时采用深呼吸的方法来自我调节,实在无法控制时可以找车上的乘警或卫生员帮助。
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方法
许多精神病人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和
生活,但仍有许多病人却病情反复发作。
如何早期发现精神裂症复发的苗子,尽早采取防止复发的有效措施呢?现代精神医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除疾病本身的客观因素如病前性格缺陷、家族遗传史外,还有:
一、能否坚持长期有规律地药物维持治疗由于精神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的药理作用都只是阻滞某些受体。所以,一旦停药,撤销了阻滞作用,病情便可能会复发。长期坚持服
药有助于巩固疗效,可以增强患者精神活动的稳定性,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从而减少复发。
二、家庭环境也是影响病情复发的重要因素
对病人家属而言,照料精神分裂症病人本身就是一种相当沉重的精神负担,他们常常表现出焦虑、内疚、烦恼和沮丧等情绪反应,不能正确对待病人的异常行为。有的过分地保护病人,减少病人与社会的接触,使病人复发率大大增加。研究说明,与配偶、亲人共同生活的病人,复发率较低,而离婚和独身者复发率较高。被朋友、邻居和家庭歧视,工作机会减少,会使病人病情加重。
因此,我们应当对这些因素采取适当的对策和措施。家属必须督促病人坚持服药维持治疗,定时去医院随访。此外,病人家属还应学习有关疾病和康复知识,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做到早期发现复发的症象。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