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中医医院:春捂秋冻应该“捂”哪里?

来源: 柳州市中医医院  |   发布日期: 2025-04-07 19:00    |  作者: 张媛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回暖,但早晚温差较大,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一传统养生观念也被不少市民们挂在嘴边,那么该如何“春捂”?“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

医生提醒:至清明节后可适当减少衣物

“‘春捂秋冻’是我们中国传统保健防病谚语,因为春季天气波动较大,整体气候偏凉,人体很容易受到寒气、邪气、湿气等影响。此外,冬春过渡时期寒热频繁交替,容易滋生病毒、细菌,出现流感、上呼吸道疾病等情况。”柳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张丹璇介绍。

张丹璇提醒,心血管病患者也要特别注意春季的气温变化,因为这种变化会加剧人体血管的热胀冷缩,容易造成血管堵塞,本身就有冠心病的人群在这个时候容易出现一些胸闷憋气、缺血性症状等情况,所以春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当然,“春捂”这一养生智慧远非浅显地理解为“多穿衣物”那么简单,其中“捂”的部位选择颇具讲究。张丹璇指出,依据中医经络理论,脊背上的督脉堪称我们身体抵御外界病邪侵袭的首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肚脐区域与脚部同样敏感,极易受到寒邪侵扰。

因此,在践行“春捂”之时,市民应当尤为注重脊背、肚脐以及脚部的保暖,确保这些关键部位得到充分的防护,抵御住春季多变气候带来的潜在威胁。“春捂”的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张丹璇建议市民应将“春捂”维持到气温稳定的时候。按照我市往年的气候变化,在清明节后可以适当减少衣物。